金马车教育
标题: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2024-8-12 19:40
标题: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然后回答10-15题。(17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②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③,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释】①赞:介绍。②蚤:通“早”。③录录:通“碌碌”。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齐师伐我( ) (2)又何间焉( )
(3)弗敢加也( ) (4)必以情( )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分)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分)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毛 遂 入 按 剑 迫 楚 王 说 以 利 害 致 楚 王 立 定 合 从 之 约
13.下面对于两则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选自《左传》,《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此文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取信于民”的观点。
B.乙文中,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重视人才、有见识的开明政治家形象。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中,鲁庄公的两次决策均遭到曹刿的否定,从侧面反映出鲁庄公在军事上的轻率。乙文中的“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也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做铺垫。
D.两个语段塑造了曹刿和毛遂两个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是:语段甲主要凸显了曹刿的认真细致、冷静谨慎;语段乙主要体现了毛遂的智勇双全,他有出色的口才,不畏楚王之威,为赵国争取了联盟。
14.习近平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两个人物谈谈你的看法。(3分)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师:军队 间:参与 加:虚夸,夸大 情:诚实。这里指诚心
11.(1)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他)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12. 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
13.参考答案:B
14. 示例:曹刿和毛遂都是一介平民,但当国家有难时他们没有因为自己地位卑下就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而是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热忱。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教育、一种激励。我们应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欢迎光临 金马车教育 (http://nanpaidiaoy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