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标题: 进退有道,金石为开(陈柏盛)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前天 20:12
标题: 进退有道,金石为开(陈柏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的智慧穿越千年,为我们诠释了处世的辩证之道。在人生的长卷上,有人如精卫填海般执着,于绝境中凿出希望的光;有人似流水绕石,于迂回处寻得新的通途。真正的智者,当如马斯克与鲁迅,在“踏破金石”的坚守与“进退有道”的变通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世界首富马斯克的航天梦,始于一个被世人嘲讽的童年幻想。当他仰望星空,渴望用私人火箭叩开太空之门时,周遭的质疑如潮水般涌来——“火箭发射堪比核技术,私人企业绝无可能涉足”。但马斯克偏要做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梦者,他以惊人的执着深耕航天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攻克火箭回收、载人航天等尖端技术。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全球唯一具备载人航天能力和火箭回收技术的私人企业,六千多颗星链卫星在太空织就网络,当火箭如流星般划破夜空时,人类探索宇宙的边界,正因这份“金石可镂”的坚持而不断拓宽。
回望春秋,孔子的身影在列国间奔波。他怀揣着“仁政”的理想,遍历诸侯却屡屡碰壁。彼时他本可选择隐居避世,安享天伦之乐,可他偏偏“明知不可而为之”,在困厄中宣讲道义,于迷茫中坚守初心。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恰是“踏破金石”精神的最好注脚。人若安于现状,便如井底之蛙困于方寸;唯有心怀高远,以执着为刃,方能在理想的征途上劈开荆棘。
历史的长廊里,这样的执着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红军长征时,战士们翻越雪山、跋涉草地,在缺衣少食、后无援军的绝境中,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走出了奇迹之路;邱少云在烈火中岿然不动,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枪眼,他们以生命践行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用信念换来了民族的解放。这种面对困难“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韧,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奋起的灵魂。
然而,执着并非死磕,变通亦是智慧。鲁迅先生的选择,为我们诠释了“进退有道”的深意。当他在日本学医时,目睹国人精神的麻木远胜于身体的病痛,便毅然弃医从文。他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国民的灵魂比医治肉体更为迫切。若他固执于从医的道路,或许能救治万千躯体,却难以唤醒一个民族的精神;而当他以笔为枪,用文字撕开社会的虚伪面具时,便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国人混沌的内心。这种“穷则变”的智慧,告诉我们:明知不可为之时,量力而行、转变方向,亦是一种“金石为开”的通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既要有“踏破金石”的执着,在原则与理想面前绝不退让;又要有“进退有道”的智慧,在无谓的消耗前及时转身。不必为了无意义的结果耗尽所有,也不可在该坚守时轻易妥协。
愿我们都能做人生的智者,以执着为帆,以变通为桨,在进退之间,书写属于自己的金石传奇。
| 欢迎光临 金马车教育 (http://nanpaidiaoy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