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26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洛阳桥(文/许建军)

[复制链接]

2860

主题

310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4:55: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洛阳桥(文/许建军)
  九十年代初,在刺桐古城泉州学习生活四年,竟不识洛阳桥真面目,只知道其位列中国四大古桥,声名远播。泉州俗语:“站着要像东西塔,卧倒要像洛阳桥。”记忆深处,泉州永春藉诗人余光中著名的诗《洛阳桥》,描绘了它浪漫美好的景象:“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趁着难得的长假,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造访心仪已久的海上长虹。桥南的“忠惠蔡公祠”里,碑刻林立,俨然一座馆藏丰富的古桥碑刻博物馆。硕大高挺的蔡襄自撰亲书《万安桥记》碑,书法端庄沉着,文字精练,工刻细致,堪为文、书、镌“三绝”。历代文人墨客,除留下“驾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等诸多赞美楹联佳作外,也留下了一众纪念碑刻,铭记那一段千年的历史。言简意赅的建桥碑,全方位叙述了万安桥悠久的建桥历史。北宋时期,洛阳江以“水阔五里,波涛滚滚”著称,“宋庆历初,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成为洛阳桥的雏形。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年)四月,大书法家蔡襄任职泉州时,为使往来行旅“去舟而徒,易危为安”,于江海交汇水阔浪急处,在前人基础上主持大规模筑桥,主持续建洛阳桥,历时6年零8个月,“靡金钱一千四百万”,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二月,方大功告成,连起了福泉古官道。
经过一段古街,一虹宽大石桥蜿蜒入眼来。桥南的月光塔,月光菩萨法相慈祥,在盛夏光阴映照下,额头折射出璀璨的佛光,“己亥岁造”字样,提醒着匆匆的过客,它默默守护了古桥960载。桥尾三三两两游客,或随意行走,或驻足留影。唯有那一对对年轻情侣,于塔周欢声嬉戏,卿卿我我……洛阳桥早已告别通车史,成为步行桥,也悄然变身古城情侣约会的圣地。
宽敞的桥面多为七板长石砌成。桥南两座震风宝塔守护古桥。海水褪去,裸露的滩涂中,礁石桥墩上覆满牡蛎。缓缓行走在阳光明媚的桥中,远望白鹭优哉游荡,渔民们全副武装辛勤作业,一望无际的红树林长势喜人,深深吸几口“泉州天然肺脏”释放的清新空气,在习习海风中远离城市喧嚣,怡然自得,不禁有些文人骚客之飘飘然。同行的友人第一次走进洛阳桥,不停地镁光留影,生怕错过一丝丝精华。不禁浮想联翩:有宋时期,万安古渡旁,远行的商舟沿着曲折的港湾缓缓驶出洛阳江,驶向刺桐古港,通航五洲四海……
驻足洛阳桥上,海风徐来,行人惬意。许是长期在水头工作,每日畅游五里桥的缘故。心中不由自主地将洛阳桥与五里桥比对一番:建桥先后相差92年,洛阳桥早,五里桥晚;同列全国文保单位相距21年,五里桥先,洛阳桥迟;洛阳桥宽,五里桥长;洛阳桥桥墩宽大,全数为船型,五里桥则有长方形、船形、一边方形一边船形三种形状;洛阳桥以“种蛎固基法”加固桥墩,五里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法”叠砌石墩;洛阳桥依旧跨海,五里桥已成陆上桥;一个称为“海内第一桥”,一个号称“天下第一桥”……白岩松说:“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高耸凌云的东西双石塔,长虹卧波的姐妹双石桥,想必是你的必选之地。
宽阔的洛阳桥面上,人群熙熙攮攮,不像五里桥行人摩肩接踵,桥中桥北的老少将军在石亭下痴情守卫;远处的五里桥,武士兵守桥东,武将军护中亭。守护姐妹桥的又何止它们?你可知,南北东西两岸,千年来多少文人骚客、桥之拥趸,日夜操劳,守护古桥,守望信仰……
洛阳桥庇护南北同行的人们,而桥上的月光菩萨则照亮过往船只。传说菩萨像眉心曾嵌有夜明珠一枚,为北宋时期番国捐赠,每当月圆之夜,夜明珠照亮半个江面,过往船只便遥遥可见。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今的月光菩萨,化为泉州的月老,成为泉城情侣约会好场所。
走过一段宽敞的桥面,停下来与千年历史的老少石将军们打个照面,探头瞧瞧天然海石做成的桥墩,瞄一眼桥基里遍植的海蛎。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地下长龙,静卧江底。感受“浮力运石”“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的伟大创举,折服于先人的超强智慧。古代,这里是泉郡经惠安通往福州必经之路。不远处即达桥中点。古榕树下,巨石上蔡襄亲书“万安桥”显目耀眼,两侧石刻“万古安澜”“带海襟江”,意境无边。古渡旁,榕树下,石桥上,学子读书痴。一时人、树、桥、石、字齐齐入画来,好一幅跨海古桥人景和谐图。
怀揣满腹的敬佩之情,跨过晋惠交界石,来到凤凰花盛开的桥北桥头。巨幅蔡襄石雕像前,人头攒动。蔡襄造像栩栩如生,近观古桥,极目江面。来往的人们膜拜这位泉郡的“海内第一桥”建造者,也树大理石碑于蔡襄祠中,镌卢锡等人芳名。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中,赫然记载职其事者第一人卢锡。近千年来,古桥的建造、守护者又何止蔡卢二君?
史载:明宣德间(公元1426~1435年)桥基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商请晋江池店镇巨富李俊育(李五)捐资增高桥面三尺;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主持修复……正是历朝历代洛阳江岸的众多爱桥、护桥的民众,共同构筑一条永不言弃的守护长龙,为子孙后辈们留下这一弥足珍贵的海上巨虹。
清幽的洛阳古街口,火红的凤凰花开正艳,红彤彤,就像开屏孔雀的红羽毛,一团团花瓣裹起来,像一串串燃烧的气球,点燃了沉寂经年的古道。20世纪复线建设前,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原名万安桥的洛阳桥因地处洛阳江而得名洛阳桥。桥北面即为桥头,漫步在洛阳古街上,昔日驿站、古道车水马龙的光景已难觅。只有老街上一口至今还在饮用的古井,口径巨大,井深水浅,清澈甘甜,依稀可以想象当年人来人往繁华景象。重修一新的昭惠庙,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燕脊更显高翘,朱门鲜艳炫目。庙中供奉的帝君公源自武荣丰州“延福寺”。帝君公即唐天宝年间进士李元溥,其多年修炼,坐化升仙。于洛阳江畔祭拜帝君公,海舶祈风,素著灵响,古有“未有洛阳桥,先有昭惠庙”之说,其悠久历史,可见一斑。久久站立帝君公神像前,虔诚合掌致意。洛阳江畔的闽南先人们,膜拜帝君公,帝君公无私庇护江岸无数百姓行船安全,而洛阳桥又护佑了南北同行的人们。人、神、桥、船彼此守望千载,任洛阳江潮起潮落,风起云涌……
摄影:林乙方
四处聚集而来的孩童或端坐庙前,或齐聚庙内,写生画画,陶醉其中,不亦乐乎!想必孩子们笔中画着神庙和神仙,心中膜拜着建造古桥的前辈英雄们。不忍心打扰专心致志的孩子们,匆匆而过,折回桥中。
友人早已泡好观音茶等候多时。走过洛阳桥,遇退潮期遗憾错过江潮拍岸、波涛汹涌的壮观涨潮盛景。桥中的老汉,吆喝着叫卖现场剖出的桥基下出产的海蛎,这些海里的精灵,稳固了桥基,也维系着渔民的生计。横跨洛阳江的“亘古长虹”,历经千年,在桥之南北两岸民众呵护下,依旧“万古安澜”。

摄影:林乙方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岁月,东西塔依旧矗立不倒。江水东流,海波倒灌,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余光中的诗再次响起。走在桥面上,远望东西塔、古刺桐港,遥想着几十公里外的姐妹桥。想起余老远去那一天写下的一段文字:北有洛阳,南踞五里,皆出两宋,官商分筑,雄姿相类,基柱各异。你思念桥的那一头,我仰望她的西和东。你牵情金陵与牛姆,我独念星塔亦金戈。你憧憬长江恋黄河,我远眺阿里盼早归。走过洛阳桥,我心中那永恒的长虹早已分不清彼此……
近千年来,万安桥上,多少金戈铁马踏过,多少辎重车轮碾过,多少思乡游子梦回,多少文人墨客造访……走过千年洛阳桥,油然想起宋理学家刘子翚《洛阳桥》诗:“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雄知建业牙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我愿是那桥千年历史的万千守护者之一。

许建军,男,籍贯福建南安石井。福建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出版散文随笔集《马江临风》。作品散见于《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海丝商报》《石狮日报》搜狐网等报纸杂志和网站,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安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4-12-22 16:55 , Processed in 0.0520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