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参加工作了,我将老父亲从哈尔滨接到了北京。14年来的一间筒子楼宿舍,里里外外被老父亲收拾得一尘不染。傍晚,我在家里写作,老父亲将儿子从托儿所接回来了。听父亲用浓重的山东口音教儿子数楼阶:“一、二、……”。所有在走廊里做饭的邻居听了都笑,我在屋里也不由得停笔一笑。那是老父亲在替我对儿子进行学前智力开发,全部成果是使儿子能从一数到了十。父亲常慈爱地望着自己的孙子说:“几辈人的福都让他一个人享了啊!” ②有天下午我从办公室回家取一本书,见父亲和我儿子相依相偎睡在床上,儿子的一只小手紧紧揪住我父亲的胡子(那时父亲的胡子蓄得蛮长)——他怕自己睡着了,爷爷离开他不知到哪儿去了…… ③那情形给我留下极为温馨的印象。 ④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能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撤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十几条美丽的金鱼——在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父亲买的。10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将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儿。”尽管旁边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老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 ⑤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感谢上苍,它启示我那么亲密地与老父亲躺在一起,并且握着父亲的手。我一再地回忆,不记得此前也曾和父亲那么亲密地躺在一起过,更不记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钟内轻轻握着父亲的手不放过。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⑥后来我又一-次将母亲也接到了北京,而母亲也病着了。邻居告诉我,每天我去上班,母亲必站在阳台上,脸贴着玻璃望我,直到无法望见为止。我不信,有天在外边抬头一看,老母亲果然那样地望着我。母亲弥留之际,我企图嘴对着嘴,将她喉间的痰吸出来,母亲忽然苏醒了,以为她的儿子在吻别她。母亲的双手,一下子紧紧搂住了我的头,搂得那么紧那么紧。于是我将脸乖乖地偎向母亲的脸,闭上眼睛,任泪水默默地流。 ⑦如今想来,当时我的心悲伤得都快要碎了。之所以并没有碎,是由于有温馨黏住了啊!在我的人生中,只记得母亲那么亲过我一次,在她的儿子快五十岁的时候。 ⑧现在,我的儿子也已大三了。有次我在家里,无意中听到了他与同学的交谈:“你老爸对你好吗?”“好啊。”“怎么好法?”“我小时候他总给我讲故事。”…… ⑨其实,儿子小时候,我并未“总给”他讲故事。只给他讲过几次,而且一向是同一个自编的没结尾的故事,也一向是同一种讲法该睡时,关了灯,将他搂在身旁,用被子连我自己的头一起罩住,口出异声“呜……荒野外,好大的雪,好大的风,好黑的夜啊!冷呀!呱嗒、呱……大怪兽来了,它嗅到我们的气味了,它要来吃我们……儿子。那时就屏息敛气,缩在我怀里一动也不敢动。幼儿园老师觉得儿子太胆小,一问方知缘故,曾郑重又严肃地批评我:“你一位著名作家,原来专给儿子讲那种故事啊!”孰料,竟在儿子那儿,变成了我对他“好”的一种记忆。于是不禁地想,再过若千年,我彻底老了,儿子成年了,这也会是一种关于父亲的温馨的回忆吗?尽管我给他的父爱委实太少,但却同一切似我的父亲们一样抱有一种奢望,那就是一将来我的儿子回忆起我时,或可叫作“温馨”的情愫多于。“呜……呱嗒、呱嗒”吧。 ⑩我觉得,温馨,它不是设计与布置的结果,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它储存在寻常人们所过的寻常的日子里,偶一闪现,转瞬即逝,融解在寻常日子的交替中。它也许是老父亲某一时刻的目光,它也许曾浮现于老母亲变形了的嘴角,它也许是我们内心的一丝欣慰…… 26.下列对这篇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馨的意味》这篇文章启迪人们面对入生百态的现实应该拥有释然、豁达的生存态度。 B.文章开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让大家看到了爷爷对孙子的关爱呵护。 C.第⑤段画波浪线处仅仅表达出了作者内心感激、愉悦的心情。 D.第⑩段是作者关于“温馨”的感悟,既呼应了标题,又深化了中心。 27.作者真切地回忆起三个令其无法忘怀的“温馨”画面,请简洁地概括出来。 28.结合语境赏析句子。(1)请从字词的角度,品析第①段中加点字词“常”和“望”的表达效果。 父亲常慈爱地望着自己的孙子说:“几辈人的福都让他一个人享了啊!”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母亲的双手,一下子紧紧搂住了我的头,搂得那么紧那么紧。 29.选文第⑤段画线句“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一句中,为什么说“我们父子的诀别”是“刻骨铭心”的“温馨”? 30.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对第 ⑩段中画横线句子“我觉得,温馨,它不是设计与布置的结果,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它也许是老父亲某一时刻的目光,它也许曾浮现于老母亲变形了的嘴角,它也许是我们内心的一丝欣慰……”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