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曾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如利刃,德若鞘囊,若无德以驭才,利刃便易伤人。在人生与社会的宏大画卷中,德与才恰似经纬交织,缺一不可,唯有以德驭才,方能绘就至善之景。 德才兼备者,堪称人中楷模,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与现实的天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卓越之才与高尚之德,书写着家国担当。黄旭华,隐姓埋名数十载,将才华倾付于核潜艇事业,用一生践行对祖国的忠诚,其德馨与才高,铸就大国重器,护佑海疆安宁;张桂梅,秉持“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信念,以坚韧不拔之德,倾尽全力创办免费女高,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命运,以才育人,以德铸魂。他们是时代的脊梁,德才兼修,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然而,有才无德之人,恰似脱缰之马,纵有千里之能,却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譬如秦桧,书法造诣颇高,亦有一定政治才能,却因品德败坏,卖国求荣,陷害忠良,落得千古骂名,其才非但未造福社会,反而成为祸国殃民的工具;再看当今某些学术不端者,凭借专业之才获取名利,却因缺乏学术道德,抄袭造假,破坏学术生态,最终身败名裂。正如古人云:“小人挟才以为恶,恶亦无不至矣。”当才华失去品德的约束,便会沦为罪恶的帮凶,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有德无才者,虽心怀善念,却往往力不从心。他们如微光,虽有照亮世界的愿望,却因能力有限,难以达成宏愿。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可以取代才,而是强调德才需相辅相成。我们鼓励人们在修德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才能,以便更好地践行美德,服务社会。 在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多元。我们呼唤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涌现,以创新之能推动科技进步,以仁爱之德引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而言,成长之路上应将品德修养与才能培养并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塑造高尚人格。 “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以古圣先贤为榜样,以德驭才,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繁荣、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共筑德才辉映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