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天下济苍生
陈亦晨
“张仪、公孙衍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就历史以成王败寇这一点来讲,出将入相已是封建时代除天生贵胄的皇室子弟之外可获取的最高荣耀。然而孟子却不认可这一说法,在他心中衡量大丈夫另有一杆称。 如孟子所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确可为大丈夫。然鲁迅先生笔下也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这样大丈夫的标准。那么究竟何为大丈夫?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大丈夫身上都具有心怀天下济苍生的精神品质。 民为天下本。唐太宗李世民教导太子李治时就曾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例,足见英明。曾记否,积贫积弱的晚清,亦有忠臣力挽狂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在广州打响反帝国主义的第一枪。作为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他岂能在国人受鸦片荼毒、西方列强欲以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的危难之际袖手旁观?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作为的昏君庸主,却永远不乏捐躯为国的仁人志士。如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气概,视死如归而不悔。再如孙中山“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为誓,推翻满清,开创民国。还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更是用无数的鲜血,染红了整片中华大地。众所周知,共产党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也充分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德国人拉贝在南京城中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保护了数十万中国人民。这不就是心怀天下济苍生、大爱无国界的体现吗?正如瞿恩所说:理想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努力实现了理想,一种是理想通过我而实现,纵使付出生命的代价。诚然,革命总是需要牺牲的,若人人贪生惜命,那民族何兴,国家何振? 心怀天下的人,心中总有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视当今之世,国士钟南山,一位耄耋老人,在新冠病毒肆虐,人人唯恐避之而无不及的情况下,毅然驰援武汉,这是他作为国士的担当。还有永春县医院职工许晓东脏活累活抢着干,最终因劳累过度,战死沙场,这是他作为一个医务工作人员的担当。疫情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看青年志愿者、教师志愿者等自告再奋勇,不辞辛劳,协助抗疫,这是他们作为中国人的担当,亦是使命。 心怀天下,兼济苍生,乃大丈夫亘古未变的衡量标准。人人都是平凡的,但只要将个体生命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便能于平凡中绽放出伟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话响彻历史的天空,便是大丈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平凡的我们只要将爱藏在心中,尽己所能地为他人服务便是最好的自己,便称得上是大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