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照相馆
八月照相馆吞没于一曲哀婉的歌谣 从笛管渗出血液 你开始描画骨骼
骨头从昨夜开始唱歌 风一样抚摸夜 并开始穿过爱的沼泽
八月照相馆 照彻内心洞悉之水 点亮隐蔽的洞穴
六月,我在某处停歇 蝴蝶振翅欲飞 七月,远方之远 开始一场幻觉风暴 时间中止于途中 八月,被照相馆的橱窗 擦亮 相片消融于尘土
九月,被歌唱的声音 唤醒 眼睛迷乱于现世烟火 十月,鞋子从鞘中掉落 发黄的微笑困于危途 十一月,诗歌终结于一个早晨 太阳的句号渐趋圆满 十二月,所有的诗歌碎为尘土 照相馆的废墟上 一场大雪开始飞行 子非花写于2020年6月27日 听李健《八月照相馆》,有感而发。
子非花,非主流诗人,奔流·拾壹月诗社社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认为诗歌是"直接抵达人类永恒的宿命感的一种方式"。2016年底,重新开始诗歌创作,目前已出版内部交流诗集《赤裸行走的鱼》。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吴伟平 知道李健的《八月照相馆》缘于子非花的同题新作《八月照相馆》,百度进去听了,的确是“一曲哀婉的歌谣”。我想这是关于时间、记忆、爱情的歌曲,子非花在特定的场景中听到了,而且,估计是反复听了多遍,万劫不复地被歌曲引进了对过去的回忆——“渐渐泛黄的相片带我回到那某一年的某一天”(歌词),大抵是这样了。 于是,“从笛管渗出血液/你开始描画骨骼”,虽节奏和韵律几乎一致,但诗毕竟不同于歌词,它拒绝直白,也害怕肤浅于情感的表达,它需要更多的手法和富有张力的语言来展示场景、抒发感情和挖掘内心世界。这首诗“从昨夜开始唱歌/风一样抚摸夜/并开始穿过爱的沼泽”,悄悄来到“八月照相馆”,它是多么神奇,能够“照彻内心洞悉之水/点亮隐蔽的洞穴”。 接下去,诗人以诗经式的白描手法,从六月写到十二月,始于“振翅欲飞”,终于“一场大雪”,一如歌词里唱到的“当爱消失在时间里面/相片永远把你留在我的身边”,而一同留下的还有无尽的惆怅和忧伤:时间就像贼,总会偷走爱。诗人用语简单奇妙,注重“品的味道”,也注重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六月的“某处”,七月的“远方之远”,八月的“尘土”,九月的“现世”,十月的“危途”,十一月的“句号”,十二月的“废墟”,都是要去慢慢咀嚼的,而它们内在的联系,就像一折故事在起起伏伏中打湿共鸣者的双眼:可以说,所有爱情都起于“一场幻觉风暴”,然而一旦被“唤醒”,立即又进入“现世烟火”的迷乱之中,此时真情和欲望纠缠。随着时间流逝,“鞋子从鞘中掉落”,脱离已开始,即理想屈服于现实,物欲战胜了真情。“诗歌”是美好和爱情的象征,也只能“终结于一个早晨”,虽然天上的太阳依然圆满如故,可心中这个“句号”让人猝不及防地痛:它“渐趋圆满”和太阳的圆满温暖形成强烈对比,诗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写,以“太阳的句号渐趋圆满”之灰色幽默点出了心中的冷和失望。所以到了十二月,我们能听到的只有:尘土的呜咽,照相馆废墟里的叹息,还有大雪的呼啸! 当耳畔再次响起音乐,“风吹过照相馆的橱窗/窗外溜走的时光/当我路过这个地方/仿佛就像回到昨天一样”,我想,多情的诗人亦如歌者,无法自拔于过去点点滴滴的幸福。而沉湎是自我的地狱,待蓦然回首,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吴伟平,字博文,号蓝田玉,中国知名作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及评论家。1977年出生于惠安,现完成的各类文学作品约两百万字以上,200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城里的月光》一直获得好评。教育论文近十万字,书画雕艺理论及评论两百万字以上,常刊登在《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天工》等各级报刊杂志。近几年合著出版的作品有诗集《赤裸行走的鱼》、雕艺类有《惠安雕艺作品集》、《百相达摩》和《孙文勇作品集》等。 现为福建腾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夏匠人APP创始人、河南拾壹月诗社顾问及泉州分社社长、《天工》杂志特约撰稿人、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非遗大师传记主笔。 《八月照相馆》歌词 风吹过照相馆的橱窗 窗外溜走的时光 当我路过这个地方 仿佛就像回到昨天一样 你幸福地靠我的肩 说就这样过生命里的每一天 嗯 那一个夏天 在心底深藏 偶尔荡漾 嗯-渐渐泛黄的相片带我回到那某一年的某一天 光闪过你笑着的脸庞 永远装进了相框 这首歌让我回望 那年八月我们傻傻的模样 当捧着那些旧照片 燃起戒掉的烟悄悄的湿了眼 嗯 那么一瞬间 留下来的笑已成永远 当爱消失在时间里面 相片永远把你留在我的身边 啊啊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