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强调诗歌是个性化的情感抒发,这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诗作表现的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个性既体现在对艺术技巧的选择上,也体现在表达的情志上。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的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诚如普希金所言“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只有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 (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已经对某些新诗心生厌倦。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此外,回顾这近百年的新诗的足迹,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世界诗歌走了几百年的路,我们在几十年间就都飞驰了一遍。但我们还是不完全清楚,中国新诗究竟要向哪里走?西方新诗诚然走在我们的前面,自然有不少我们可以学习参照的。但如果不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不能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只是急于搬弄某些技巧,难免会误入歧途。 当食洋不化的“积食病”日益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土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强大的自秦汉以来建立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使之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仅正在逐渐丢失自己的汉文化诗歌传统,而且也开始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汉语及汉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症状。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不一样,因为这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
B.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
C. 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难以转向个人化的情绪的表达。
D. 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
B. 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
C. 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可以兼而有之。
D. 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或许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的局面。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整体观点的一项是( ) A. “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
B. “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
C. “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
D. “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 4.材料一认为“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请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或《红烛》为例进行分析佐证。 5. 假如你是一名语文教师,将要指导学生进行新诗创作,你觉得同学们在创作中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进行简要概括。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路遥在《人生》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每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材料二:鲁迅在《导师》中寄语青年:“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材料三: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任意两则材料为基础立意并恰当引用,以“致正值青春的我们”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青年不可以不弘毅 ——致正值青春的我们 历史长河不断前进,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活跃群体群体。但一直活跃于时代前沿而不变的,正是挥洒着青春汗水,肩负时代任务的广大青年。无数伟人将他们的祝福与期望寄予青年,并告诉我们:青年不可以不弘毅,青年人既要奋斗,发挥青春之活力,也要有担当,有家国之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说《火种》中有这样一句话:“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溶化于社会之中。”意思是,青年人单纯天真但也有一定的见识和阅历,善良但同时要保持坚强的本性,要用一种超脱于凡尘的精神,来处理好世俗中的每一件事情。作为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正值芳华的当代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必须明确文体。③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