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阅读名著,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1.活动一:《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这些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结合阅读体验,选出下列四座山代表的“成长真经”。 花果山( ) 五行山( ) 火焰山( ) 灵山( ) A.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 B.付出终有回报 C.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D.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 2.活动二:“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看来,没有谁的人生坦荡无阻。在文学名著中,正是磨难,让一个个艺术形象鲜活起来。他们在磨难中抗争,也在磨难中奋起。请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位经受磨难的英雄,概括其经受的磨难。 3.活动三:读片段,知人物。 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三国演义》 选段中的“佗”是 (人名),他用 的方法给关羽治病。请再写出一个与关羽有关的故事: 02拓展阅读
关云长义释曹操——《三国演义》(节选) ①正行间,军士禀报:“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哪条路去?”曹操命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几处烟火,大路并无动静。”曹操道:“诸葛亮足智多谋,故意让人在小路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大路等着。我偏不中他计!”于是让前军走华容道小路。 ②行数里,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为何又大笑?”曹操道:“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地伏下一军,我们都得束手就擒。”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为首大将关云长,截住去路。曹军见了,失魂落魄。曹操道:“到这地步,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道:“纵使人不怕,马力已竭,岂能再战?”程昱道:“素闻关云长恩怨分明,信义卓著。丞相旧日对他有恩,今日亲自去求,可脱此难。” ③曹操见说得有理,即纵马向前,向云长施礼道:“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也欠身答道:“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曹操道:“曹操兵败势危,走投无路,望将军以昔日情谊为重。”云长道:“丞相厚恩,关某当日斩颜良、诛文丑,已经奉报。今日之事,不敢以私废公。”曹操道:“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将军可还记得?”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曹操当日许多恩义,又想起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如何不动心?于是勒回马头,吩咐军士四散摆开。曹操急忙与众将过去。 ④关云长放了曹操,引军自回。孔明举杯相迎道:“将军立了盖世之功,可喜可贺!”云长道:“关某无能,特来领死!”孔明道:“想是云长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于是让武士推出斩首。刘备连忙劝住,让关羽日后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 4.文中写到曹操扬鞭大笑,为什么而笑?结果怎样?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先根据题干信息锁定第②自然段,众将问曹操为何笑结合句子“曹操道:‘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地伏下一军,我们都得束手就擒。’故第一问可以从曹操的回答中提炼概括。结合这句话“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为首大将关云长,截住去路。”可知结果曹操想错了,诸葛亮令关羽在此等候。 5.关云长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句子“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曹操当日许多恩义,又想起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如何不动心?于是勒回马头,吩咐军士四散摆开。”及第④自然段中孔明的推测“想是云长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可知,关云长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是难断曹操昔日的恩义。 6.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你认为他之前会算到关云长因为义重如山而放走曹操吗?借助文中的相关信息或联系原著,表达你的观点。 【解析】考查了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及知识的拓展能力。 结合第④自然段句子“孔明举杯相迎道:‘将军立了盖世之功,可喜可贺!’孔明道:‘想是云长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于是让武士推出斩首。”,联系原著可知,诸葛亮会算到关云长因为义重如山而放走曹操。诸葛亮故意让关云长放走曹操,从而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