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骨气(蔡喆锴)

[复制链接]

3337

主题

362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0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09:4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先生的这句箴言,道破了骨气于做人、于民族的根本意义。骨气从不是目空一切的狂妄,而是困境中不折腰、利诱前不低头的人格脊梁,是暗夜星火,照亮人类精神的浩瀚星空。
纵览历史长河,有骨气者如璀璨星辰,在时光中镌刻下铿锵足迹。南宋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以高官厚禄利诱、以死亡酷刑威逼,他却挥毫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以生命诠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战国孟子早已为骨气立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既是对士大夫的操守要求,更成为中国人世代传承的精神圭臬。他们的骨气,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植内心的信仰底色,纵使身陷绝境,也绝不向强权与利益俯首妥协。
近代中国风雨飘摇之际,骨气更是民族前行的精神支柱。朱自清先生晚半身患重病、生活拮据,却毅然拒绝美国“救济粮”,直言“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侮辱性施舍”,在饥饿与尊严的抉择中,以瘦弱身躯扛起文人风骨;闻一多先生面对国民党特务威胁,于李公朴追悼会上拍案而起,怒斥反动派暴行,最终倒在冰冷枪口之下。他们的骨气,早已超越个人生死,与国家尊严、民族大义紧紧熔铸。
反观那些背弃骨气的反面典型,更显骨气之珍贵。抗战时期,汪精卫之流甘当汉奸,为一己之私投靠日寇,炮制“曲线救国”的谬论,沦为民族罪人,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还有那些为利益出卖国家机密的间谍,他们背弃民族大义,在利诱面前屈膝弯腰,最终不仅身败名裂,更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叛徒。他们的行径恰恰说明,失去骨气的人,如同失去灵魂的空壳,既无做人的尊严,更会沦为历史的笑柄。
再看当下,有人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有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渐渐弄丢了骨子里的坚韧与正直。其实骨气从非遥不可及,它藏在面对不公时的勇敢发声里,藏在坚守原则时的毫不动摇里,藏在遭遇失败时的重新站起里。就像“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五十余载扎根大漠,在风沙中守护莫高窟的千年瑰宝,以对文化遗产的坚守诠释当代人的骨气与担当;戍边战士们在雪域高原、荒漠戈壁中挺立,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彰显着新时代军人的骨气与忠诚。
骨气是个人的灵魂,更是民族的脊梁。它让我们在人生风雨中站稳脚跟,让民族在历史浪潮里傲然挺立。唯有以先辈为镜,以叛徒为戒,坚守骨子里的那份正直与坚韧,我们才能在时代的征程中,既保持人格的独立,又铸就民族的荣光,让骨气的光芒在岁月中永远闪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5-10-8 21:59 , Processed in 0.0546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