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战略咨询确实横跨了很多领域,有人会好奇,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有没有生成自己的“套路”,或者说“模版”? 这个问题其实是矛盾的,因为一旦形成“套路”“模版”,就注定不是“战略”。 不过这不代表战略无法系统地学习和锻炼,战略咨询是科学的方法论,不论是做城市战略还是企业战略,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两点: 1. 回答和解决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2. 都需要“找魂”,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制高点。 不管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企业,“找魂”就在于找到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并将他们引导至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上。 虽然进度会有快有慢,但只要找准核心,接下来就是操作的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不会犯颠覆性错误,这就是战略。大道都是相通的,只不过企业和政府二者的文化和性质不一样。 所以不管是咨询师、企业家还是其他想要锻炼战略布局能力的人,该知晓了解的东西一个都不能马虎,只有把这些经络打通以后,再给城市区域以及在城市区域上发展的企业做战略咨询,才能把握全局,做到下笔如有神。 目前确实有很多人,他们在做战略时,认为我强调的这些都是虚的,但平心而论,往往这些所谓的“虚”的才是我们做好战略最应该也是最先考虑的。 前年我出过一本书叫《大国大民》,这本书就是30多年来我行走中国大江南北,深度参与多个省、多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结合其渊博的历史、人文之后沉淀而成的一本书。 做地域研究,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有的本地人可能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内容,我研究了30年之久。 细细回想,几乎所有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这些城市的战略转型和发展我和我的团队都有参与,但是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成都和西安。 在成都我们智库帮了8年,在西安帮了3年,最后将成都打造成中国第四城,塑造成休闲之都,西部之星。西安就是皇城复兴战略,打造“梦回大唐”的古城形象,这两个地方的城市转型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点上我感到很欣慰。 这两个城市的成功转型不是偶然的,第一就是要挖掘城市的个性,特点,不能一味照搬以前,照搬照抄可不叫战略转型。其次,就是将城市的个性特点极致释放。 一直以来,我们团队也在长期进行大湾区的升级项目,区域升级、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园区发展、高科技布署等,都需要战略安排。
我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战略确确实实是一种奢侈品,我们只需要看看当下就知道,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摘果子的,早在15年前20年前就有人种下大树了。 又或者我们来拆分布局战略措施所需要的五大能力,能更直观地表现战略这种产物的奢侈程度: 1. 大势把握能力 包括对整个天下大势、国家大势、行业趋势、产业迭代趋势以及时代大趋势的精准把握。大势把握能力需要有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以及个人天分等因素的支撑。 2. 理念创新能力 管理学有一个词叫定位,定位相当于打固定靶,战略则相当于打移动靶。打移动靶就不能固定位置不动了,它需要我们有变化、追踪、反应的能力。 这种能力其实就是“创新能力”,在战略中要运用创新能力,需要考虑“因时因地”: 因时:把握时机,不要太超前或落后; 因地:考虑地方要素所处环境、所处行业以及周边生态,因地制宜。 3. 因人制宜,也即自己本身的能力 包括对整体的驾驭能力、判断能力,拥有这三种能力,才能把握好时代趋势并将创新理念落到实处。 4. 整合能力 考察的是对要素的整合。 如同手机有1.0、2.0,移动通信技术有3g、4g、5g,任何事物,时代都是不断往前发展的。 但是发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主要发展我们的长板。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长板,才会吸引到别人跟你合作。整合自身长板,能够帮我们形成强大的竞争能力。 5. 操作决断能力 任何一个构想,往后走下去都是要进行孵化的,从而实现0~1的突破。 将我们的理念变成一个实际的产品,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决断能力。构想如果仅在脑袋中,那它就只是一个想法,没有竞争力也没有价值。 我这30年来做了好多项目,凡是成功的、开创性的项目都具备了这5大要素。
吴老师整理,如有侵权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