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或将迎来新局面,预计2022年实行“两考合一”,学生要知晓!
来源:满分教育秘籍
导语: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文化差异较大,一个国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可一撮而就,需无数代人共同努力,不断寻找答案,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不管制度怎么变,不变的是学习的初衷,我们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不一样的是努力的程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管前路布满荆棘,但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次教育部门对中考提出了二考合一的新规,在进一步对考生进行分流的同时,升学率也将有所变化。 中考或将迎来新局面,预计2022年实行“两考合一”,学生要知晓! 所谓两考合一,就是指将毕业考和招生考合并,合并后的考试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次教育部颁布的新规,将以北京为试点,后续继续在全国各地普及。一直以来,考和教的脱离是一个很难根治的问题,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桎梏。两教合一,并不是简单的1+1,是在合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育模式,教育的宗旨是育人为本,不是为了考而教,新的会考制度,将从哪些方面改进我们的教育体制呢? 首先是提高考试的学习诊断功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考试除了要发挥它的选拔功能外,还要激发学生的个性。通过对考试的内容、方式进行优化,让学生通过考试,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强。 其次是通过考试制度的调整,促进教育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们以考试为目的,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了考试,但学习本身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此。学生除了要学习好原有的考试知识点外,还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学生要争取提升的领域,将更加的广阔,比如英语的学习,为了避免学生听读写的不平衡发展,在考试中将听力和口语考试与笔试脱离开来,能更加真实的反应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们国家的教育特点,和西方发展国家相比,有一点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生存技能方面。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比别人笨,也不是因为我们的老师不擅长这方面的教学,而是教育的体制决定的。 这次考试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加入到了学考,并计入中考的总分,如何提升这一方面的成绩,考验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加元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强调了知行合一的育人根本。 所以学生在学校,不但要认真学好知识,还要讲知识转化为能量,我们学道理,也要做到懂道理,讲道理。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需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 最后讲一讲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调整,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教育制度的改革,会带来一系列的反应,比如教学内容的变化,学习课程的变化,如何在变化中更好的适应呢?这里笔者讲两点:
一、重视预习功课,多思考、勇于提问 做好复习和预习,对于提高记忆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在预习功课及上课听讲的时候,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差异促成人养成思考的习惯。而复习功课的时候,会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悟,所以家长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多提醒学生注意学习的分阶段走。 产生变化的地方,就会疑问,产生疑问,只是完成了思考的一小部分,要大胆的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再将自己的疑问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思考,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 二、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多反问,思考让人变得聪明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管是做数学题目,还是学习语文,还是其他的学科,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个词要这样用?为什么这个公式要这样排列?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会有什么联系?一个知识出现在不同的科目里,有什么样的差别?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不要死记硬背,不要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一味的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就是因为不擅长问“为什么”,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考试,如果学生明白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用的原因。他对于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养成这种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和知识产生更多的联系,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考试制度调整带来的结果,一部分是对生源的分流。所谓分流,更多的是对于学校而言,国家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适当的分流,就是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疏导。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将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将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