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现在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吴老师)

[复制链接]

3395

主题

36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2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现在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家庭因素:一方面,部分家长过度焦虑孩子的未来,对孩子学业成绩寄予厚望,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因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夫妻关系不和谐,这些都会让孩子在情感上感到匮乏,从而对学习和生活失去热情。
•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中“唯考试分数论”依旧盛行,升学途径较为单一,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同时,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分数,常采用批评式教育,导致学生自我价值感降低,对学校产生疏离感。此外,校园中同学间的竞争可能引发嫉妒与排斥,部分学生因社交能力不足,在校园中被孤立,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意愿。
• 社会因素:网络时代,“读书无用论”等观念大肆传播,初高中生涉世未深,容易被这些观念误导,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同时,网络游戏、短视频等虚拟内容极具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逃避现实压力的“舒适区”,使他们越发不愿面对学习的艰苦。此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让初高中生提前感受到就业压力,担心努力学习也无法改变就业艰难的局面,从而削弱了学习动力。
• 学生自身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和难度不断增加,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基础薄弱,在学习上屡遭挫折,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自我存在感愈发薄弱,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同时,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较为常见,这些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如何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缓解学生厌学情绪需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三方协同,核心是减少压力、重建兴趣、增强价值感,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入手:
1. 家庭层面:给孩子“松绑”与“托底”
• 调整期待:摒弃“唯分数论”,关注孩子努力过程而非结果,比如用“这次解题思路比上次清晰”替代“怎么没考到90分”。
• 关注情感:每天留10-15分钟和孩子聊非学习话题(如兴趣、校园小事),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而非“被要求”,避免家庭关系成为压力源。
• 创造空间:允许孩子有“放空”时间,支持他们发展学习外的兴趣(如运动、绘画),通过兴趣积累的成就感,反哺学习信心。
2. 学校层面:让学习“有趣”且“有用”
• 优化教学:教师可结合生活案例设计课堂(如用购物场景讲数学、用热点新闻分析语文阅读),降低学习与现实的割裂感,让知识“活”起来。
• 多元评价:除了分数,增设“进步奖”“创意奖”“助人奖”等,认可学生在不同领域的价值,避免单一评价让学生陷入自我否定。
• 心理支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建立便捷的心理咨询渠道,当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能及时获得专业疏导,而非被贴上“偷懒”“叛逆”的标签。
3. 学生自身层面:学会“掌控”与“求助”
• 拆解目标:将“考进前10名”这类大目标,拆成“本周背完20个英语单词”“今天弄懂3道数学错题”等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就打勾,用小成就感积累动力。
• 调整方法:若因“学不会”而厌学,可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用思维导图记历史、用口诀背化学公式),避免因方法不当陷入“努力却无效”的恶性循环。
• 主动倾诉:当情绪压抑时,及时和信任的家人、朋友或老师沟通,不要独自承受压力,倾诉本身就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5-10-27 11:17 , Processed in 0.05389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