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山还是山:读透文本,精准答题——中考文学类阅读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复制链接]

2550

主题

2761

帖子

913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1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1: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山还是山:读透文本,精准答题——中考文学类阅读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沈庆九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彰显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地中考阅读考查的压轴戏;但对学生而言,考试中最没得分把握的非文学类阅读试题莫属。
如何让学生面对文学类阅读试题胸有成竹?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会学生读懂、读透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策略,这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基础;二是要培养学生透过题目表象、揣摩命题者意图的思维策略。
一、立足常识,寻觅路径,读懂文本
中考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题数量上控制在5题左右,其中至少有3道考题纯粹考查学生对当下文本的理解。主要包括内容的概括、信息的归纳提取、重要词句的含义作用、主旨的提炼、情感的感悟、写作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语言特色的探析等。这一类考题无一例外都是就文拟题,立足点是“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三个维度,考查学生对当下文本“读懂”的程度。
“读懂文本”指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主旨情感、写作手法以及语言特色。考题将直观地反映学生读的程度,尽管题目可以变化多端,但考查的实质不会改变。那么,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该如何快速“读懂文本”呢?
“读懂文本”的第一要务是能快速归纳出文本的内容。中考选择的文学类文本都是千字左右的散文或小说,散文叙述了怎样的事,小说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这是阅读文本后的第一阅读反应。按照一般的归纳原则,可以总结一条归纳文本内容的公式——什么人做了一些什么事,结果怎样。比如,2022年徐州中考选取散文《被月光抱住》,记叙了“我”的发小德智生活上、事业上几件平凡的小事;2023年陕西中考选取了小小说《爆花》,讲述了一位妈妈几经曲折帮助儿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故事。
归纳出文本内容后,随即必须甄别出文本的情感倾向和主旨。情感倾向就是对事件的褒贬态度,主旨是更抽象层面的意蕴,一般不会在中考中出现。迅速识别情感倾向是“读懂文本”的关键一步,上承作者叙事(散文)或讲故事(小说)的目的,下启作者谋篇布局、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理由。文本的主旨情感该如何甄别?其实不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同时明确了承载每一类主题的文本类别。
课文教学指向四类主题,按照教学与考试一致性的原则,中考文学类文本的选择自然也应该体现这四大主旨。比如2022年无锡中考选取的散文《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叙述了吴天一坚守青藏高原数十年攻克高原病的事迹,讴歌了吴天一忘我的精神。这篇文章叙述的事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属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显然主旨属于歌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列。
2022年宿迁选取小说《勇士的背影》,讲述了一位老红军坚持爬夹金山缅怀当年牺牲在此的战友,歌颂了老一辈革命者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主题一目了然;文中还有另一位人物扎西,作为和平年代的年轻一代,该如何看待曾经的革命英雄?扎西的行为无疑在暗示革命文化将代代相传。
在归纳出文本内容、甄别出文本主旨、感受到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最后再聚焦写作手法、语言特色,那么思考运用写作手法的用意、揣摩语言的奥秘就有了明确的指向,一切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由上可见,快速“读懂文本”有路径可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按照归纳内容、探知主旨(情感)、明晰写作手法、感悟语言特色的阅读思路,在文本中穿梭几个来回,把作者想通过文本告诉我们的东西理清、搞懂。这虽仅仅是对文本本身的阅读理解,恰是中考文学类文本考查中试题拟制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俯瞰文本,善于关联,读透文本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题中,学生反映总有一至二道题理解、解答困难。如2022年徐州中考第18题:某单位要举办“身边的好人”评选活动,拟推荐德智参加评选,请你为他写一段推荐语。2023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0题:在你看来,迷失在森林中的旅人是否真的遇到了风琴手?请结合文本内容和阅读体验进行探究。
这类题目看似考查的是文本本身,却远远超越了文本,假如仅仅满足于“读懂”,显然不能完成此类题目的解答,“读透文本”势在必行。所谓“读透文本”,指要跳出文本、俯瞰文本,把文本中的信息和文本外的信息做纵向、横向的比较辨析,抑或把文本中的信息活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读透文本”在中考试卷上主要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考查,需要学生融会阅读所得;二是将当下文本和类似文本相联系,辨析出两者的异同;三是将文本和社会生活、自身发展相联系,重在感悟。那么,阅读如何达到“透”的程度?
1.要善于融合文体知识。作者在经营一篇文章时,必然把文本内容、主旨情感、写作手法,乃至语言表达进行通盘考虑,那么我们在阅读时也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比如2022年徐州中考第17题:
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被月光抱住”作为文章的题目?
这一类考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结构、主旨、写作手法的理解。面对文章标题,第一要从谋篇布局上考虑它有什么作用,第二要考虑标题和文章内容间的联系,第三必须和文章主旨、作者的情感倾向相关联。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不能融会贯通,就很容易挂一漏万。
2.要善于和课文相联系。中考命题者选择文学类文本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和所学过的课文有很强的关联度。因此,学生在阅读陌生文本时,要从这一个文本和课内关联文本的相似点出发,思考两者的不同点。比如2023年浙江嘉兴中考第11题: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选择下面一篇散文与《怀念蛙鼓》进行比较,说说两篇散文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有何不同。
A.《老山界》B.《白杨礼赞》C.《五猖会》
对文本单一的理解只能算作“读懂”这一篇,和看似无关的其他文本做比较,比出异同,尤其是品析出两者间的不同特色,那就是对“读懂”的灵活运用了,算得上是“读透”。读透的本质其实就是学会了概念迁移——从这一篇到这一类。
3.要学会用思辨的眼光透视文本。有的作者在文本世界中通常只是呈现事实,尽管也存在情感倾向,但往往比较隐晦曲折,将很大一部分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填补。面对文学作品的“无言之美”(朱光潜语),我们要学会用思辨的眼光透视文本,生发自己的阅读所得。比如2022年常州中考第12题: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小说的主人公是根据小说的中心确定的,最能突出小说中心的人物就是主人公。这篇小说中有两个人物,小说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两个人物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表现出来的;忽视贬低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作用,都将削弱对主题的理解。因此,解答此类题目,学生要理解辨析小说内容、主旨、作者情感倾向,才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要把读文本与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文本呈现的是作者的视角,表达的是作者的看法,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适当换成自己的真实视角。切换了视角,面对同一件事,很可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获得不一样的感悟。比如2023年陕西省考题第14题:
小说《爆花》涉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乃至人一生需要思考和面对的许多命题。校学生会准备围绕其中的部分命题组织一次辩论会,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人生,走好成长之路。请你仔细阅读这篇小说,为辩论会拟写两道论题。
【论题示例】摆脱困境有赖于他人拯救还是依靠自我救赎。
这一类考题明显把文本和现实贯通了,“我”不是简单的读者,不是旁观者,而是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的人。面对现实生活,我们该怎样做?是模仿接受,还是超越创新?这考量的是学生高阶思维中的辩证思维。
“读透文本”在于得鱼忘筌,最终阅读获得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作者思考感悟生活的方式方法,习得的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试题中,这一类试题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自然会是未来中考文学类试题的一大趋势。
三、拨开迷雾,探求本质,精准答题
“读懂读透”了文本是不是就能够精准答题不失分了呢?还不是!因为“读懂读透”和“精准答题”两者的逻辑关系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读懂读透”是输入,答题是输出。要精准输出,仅有“读懂读透”还不够,还需要经过两个步骤:一是透过题目表象,探知命题者的意图;二是要有一条明晰的思维路径,输出阅卷者中意的“表达”。看清题目实质、感知命题者意图是精准答题的前提;明晰的思维路径能够避免答题时在内容和表达上挂一漏万。
新课标在“命题要求”中明确指出“文学体验情境侧重强调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强调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如此要求,表明中考文学类阅读试题的题干不可能要求指向直白,比如“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等。试题的情境性,注定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必须拨开情境性的迷雾,探究其本质。情境化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传统的联系语境,理解文意。比如2022年镇江中考第19题:
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可是他却着迷地坐在麦地里画,金黄得铺天盖地!(此句感叹号表惊叹。作者因何而惊叹?请说出两点原因。)
“联系上下文”指需要通盘考虑文本所营造的情境,此类题目命题者的意图实质是考查某些特定语句在文本情境中的含义。根据文本内容,这一小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小情境:凡·高的实际生活中有光吗?凡·高为何能画出辉煌的光影?由此可以输出答案:凡·高生活中几乎没有光亮,按理不应该创造出辉煌的光影;但他心中有大片的光明,痴迷于绘画,所以就有了照亮世界的光影。这就是“我”惊叹的原因。
二是用替代法让学生置身文学体验情境中,理解文本不能单纯地作壁上观,而是应该融于其中,真切地感受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比如2023年苏州中考第17题:
小羊羔和母亲团聚时,“我”女儿“孤独地站在当院,观看母亲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情景”。请根据上下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鲍尔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再如2023年重庆中考(A)卷第12题:
读小说要读故事。故事叙述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请站在马援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充分调动自己的体验,答案的主观性较强,但这类题目的本质仍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主旨情感倾向的体悟,只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是拟真的日常生活情境。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在“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能否现学现用、指导实践。比如2023年浙江嘉兴考题第12题:
本文被报刊编辑选中,安排在《乡村与城市》栏目中发表。请结合文本内容,揣摩编辑这样安排的原因。
此类题目表面上考查的是栏目编辑的意图,实质考查的就是文本的内容、主旨、文中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大致思考一下《乡村与城市》栏目可能的要求和内涵,然后依次斟酌文本内容、主旨、情感等是否和栏目要求一致,写出一致的内容即可。
四是代入性的学科认识情境。命题者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对文本中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故意设置一个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形成思维的碰撞。比如2022年宿迁考题第17题:
文雅认为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这类题目虚设了一个阅读情境,而虚设的情境在真实阅读中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先不论文雅的阅读感悟是正确抑或错误,命题者实质在暗示这篇小说中的某些写法,希望引起学生的阅读关注,拨开设置的情境看实质,题目真正要考查的就是小说中伏笔照应的体现和作用。那么只需在文中找到伏笔和照应的语句,依次分析这些语句在文章结构、叙事展开、人物塑造、主旨情感上的作用即可。
如上所述,文学类文本的文学性使其阅读考查带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因而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假如能做到“读懂、读透”文本,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形成一条思维路径,那么精准答题不失分,还是能够做到的。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4-4-28 22:42 , Processed in 0.0509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