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复制链接]

2593

主题

2811

帖子

93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3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境有:
特 点
举 例
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丽清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萧疏清寂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清冷幽静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典型例题
1  (2019·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描述画面)“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
[尝试作答]                                                                                                                                                                                                                                                                                                                                 
第一步:概括画面特点
明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在这首诗中的重要位置,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写景所烘托的意境:空旷远寂、寥廓壮美。
第二步:描绘画面内容
整体阅读这首诗,弄清“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的大致意思,试着用自己的想象再现这一场景: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满溢的江水在夕阳的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身处山色苍茫之景中的寂寥孤独之感。(有时情感可不涉及)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2)“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赏析意境)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6)
[尝试作答]                                                                                                                                                                                                                                                                                                                                 
第一步:抓住意象特点
“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给人以冷寂清幽之感;“泠泠”描写的是流水的声音,这里以声衬静,愈发写出环境的幽寂。
第二步:体会画面意境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这两句意思是: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萧萧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
第三步: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全诗看,这两句表达了谪居西园的寂寥抑郁之情,诗歌的结尾“寂寞”正是这种情感的高度概括。
[参考答案]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萧萧疏竹,泠泠水声,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孤寂、伤感)之情。
学以致用
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望 雨
于谦
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
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
旱魃剿除消气,神龙鼓舞起灵湫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注】①魃:神话传说中指能造成旱灾的鬼怪。②灵湫:深潭,大水池。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                                                                                                                                                                                                                                                                                                                                       
解析:起首两句写天气炎热,天干无雨,从中可见旱情之重。“几时休”是诗人之问,表现了他关心百姓生活,体察百姓,盼望旱灾早日结束。颔联写到“廊庙当分圣主忧”,君王也为此忧心忡忡,作为臣子当然要忠心尽责。最后一联“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想象自己能引来天上银河之水,拯救苍生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博爱情怀。
答案:诗歌塑造了忠君爱民的良臣形象。面对炎热干旱,他体察百姓盼雨之心,关心百姓。他深知朝臣职责是为君主分忧,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想象引来银河之水化作九州甘霖,有福泽苍生的博爱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韩将军还边
李益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注】戎寄:所交托的军务。
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韩将军具备将者的哪几个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                                                                                                                                                                                                                                                                                                                                       
解析:“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运用李广的典故刻画韩将军的形象,赞扬韩将军有李广一样的勇气和胆识,更有李广一样的智谋。符合“勇”和“智”的评价。“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皇上十分倚重韩将军,将整个军队以及国家安危都托付于他,可见对他的信任。符合“信”的评价。
答案:①“独将轻骑出可以看出将者之勇,勇敢坚毅,胆识过人。②“暗与伏兵期可以看出将者之智,心思缜密,谋略出众。③“圣心戎寄重可以看出将者之信,深受信任,忠心报国。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                                                                                                                                                                                                                                                                                                                                       
解析:“烟色如云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方面描写“烟”的特点——像云一样白。“流来野寺前”,一个“流”字,让前句中静态的“烟”动了起来,诗人的视线也随着流动的“烟”,由远及近。显然,第四句,从动态的角度描写出“烟”的特点——富有动态。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有两个特点:一是颜色白,二是到处流动、富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写抬头远望,运用比喻修辞,写出了静态的在月光下纯白如云的特点。第四句,诗人的目光随着的流动而由远及近,以一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的动态。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切同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4-6-17 23:10 , Processed in 0.0563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