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梦,奔赴宇宙情
吴宇泽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华人民乘风破浪,向着浩渺宇宙奋勇迈进。 宇宙,这一概念看似现代才兴起,实则在千百年前,便已成为人类思索与探索的永恒命题。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天体的思辨,到哥白尼冲破“地心说”的桎梏;从伽利略用望远镜开启天文观测新篇,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代代伟大的科学家,皆以深邃目光穿透苍穹,探寻宇宙的奥秘。而人类,也从未停止过揭开星河深处神秘面纱的脚步。 勇气,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先锋旗帜。 上古时代,华夏大地上便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月光如水,洒下的是人类对天际的憧憬与遐想,那高悬于房顶之上的月色,氤氲着梦想的气息,撩动着人类探索星辰的翅膀。时光流转,从嫦娥奔月的绮梦,到传说中张仪观月、赵括测月的尝试,人类对宇宙的遐想跨越千年,从未断绝。哥白尼在教堂中振臂高呼,否定地心说;万户勇敢乘火箭飞天,虽身死却留下不朽英名,月球上的万户山便是对这份勇气的永恒铭记。 毅力,是人类逐梦宇宙的坚实脊梁。 二十世纪,美国率先实现载人登月,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新纪元。随后,苏联、英国等国家纷纷加入“飞天”热潮。而中国,自1993年以来,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在航天领域迅猛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从杨利伟搭乘“神五”首征太空,到如今神舟乘组能在太空驻留长达半年之久;面对国际空间站的“拒之门外”,中国凭借顽强毅力,独立自主建成了规模与技术比肩甚至超越国际空间站的中国空间站,且寿命更长。2024年,“嫦娥四号”成功从月背取回土壤,“中国天眼”FAST 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探索宇宙的强大科技力量,这些都是中国航天人坚韧毅力的生动注脚。 想象力,是人类遨游宇宙的灵动羽翼。 从中国古代天庭天宫的神话传说,到刘慈欣笔下《三体》《流浪地球》的科幻世界;从希腊神话中众神的奇幻故事,到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作品对宇宙及海洋的想象,人类对苍穹的幻想如璀璨繁星,永不熄灭。或许,当远古森林中某只古猿凝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探索宇宙的齿轮便已悄然转动。 勇气、毅力、想象力,三者交融汇聚,铸就了中华的荣耀,也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漫漫征途。作为新时代的中华青年,我们当传承先辈精神,循着他们的光辉足迹,向着中国梦大步迈进。 中华新青年定能再创辉煌,时间,会见证我们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