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公:综合分析题(吴老师编撰)

[复制链接]

3057

主题

332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哲理分析题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请你谈谈对两位先哲这两句话共同的认识
考生回答
孔子与苏格拉底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对待知识的谦逊态度与理性认知:
• 强调谦逊:都倡导人们要保持谦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提醒人们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更是直接表明自己意识到自身的无知,这种谦逊是不断学习进步的基础,能避免因自负而阻碍知识获取。
• 追求真理:反映出对真理和知识的敬畏与追求。意识到自己有所不知,才会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不断去求知、去思考,推动人们在知识领域不断深耕,趋近真理。
• 批判精神:蕴含着对盲目自信和虚假认知的批判。警示人们不要陷入自我营造的 “全知” 假象中,要敢于直面自己的知识盲区,不断审视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7

主题

332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8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48 | 只看该作者
2医保热点题
2022年的第一天,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救命药被纳入医保,从原价每针将近70万的价格,降至33,你有什么感想?
考生回答:
2022年第一天,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救命药从近70万一针降至3.3万并纳入医保,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令人深感温暖与振奋,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彰显民生关怀,减轻家庭负担
此前,70万一针的天价药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无数患儿家庭陷入绝望。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降低,经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进一步减少(如部分地区自付仅万元左右),极大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使他们从“用不起药”到“用得上药”,避免因高昂费用放弃治疗,让一个个家庭重燃希望。
二、体现政府担当,诠释“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医保谈判的“灵魂砍价”背后,是国家对罕见病群体的深切关注。政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积极与药企谈判、调整医保目录,将“天价药”变为百姓可负担的救命药,践行了“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的承诺,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深厚的民生情怀。
三、推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促进社会公平
这一举措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优化的缩影。近年来,国家通过动态调整医保目录、谈判准入等方式,将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政策红利,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可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正义,也为后续罕见病保障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点燃生命希望,重铸家庭幸福
对患儿家庭而言,药物降价并纳入医保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如患儿用药后运动能力改善,部分孩子有了上学的可能,家庭幸福感大幅提升。这不仅拯救了患儿的生命,更让一个个家庭走出阴霾,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五、见证国家力量,传递制度温暖
此举彰显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国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决心与行动力。它让民众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温暖,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构建更有温度的社会注入强大动力。
总之,这一事件不仅是医疗保障领域的重大进步,更是国家关爱生命、守护民生的生动实践,让我们看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也激励着社会各界继续关注罕见病群体,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7

主题

332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8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49 | 只看该作者
3综合分析题
考生请听题:
深圳有位孕妇因情况特殊需要住院,但住院所需核酸检测报告还未出来。相关情况在深圳市卫健委平台留言后,很快收到“电话发我”的回复。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考生回答:
深圳孕妇因核酸报告未出急需住院,深圳市卫健委在公众号收到留言后迅速回复“电话发我”,并协调相关部门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这一现象展现了诸多积极意义:
一、彰显强烈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担当
深圳市卫健委没有对群众的紧急求助推诿敷衍,而是主动作为,“电话发我”短短四字,传递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对群众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让市民感受到政府切实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决心。
二、展现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从留言到回复仅6分钟,随后迅速协调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1个多小时便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反应迅速、执行高效,各部门联动紧密,没有拖延扯皮,将“深圳速度”体现在为民办事的细节中,切实解决群众燃眉之急,避免因流程繁琐耽误救治时机。
三、体现科学精准的治理智慧
疫情防控既要“从严从紧”,也需“科学精准”。面对孕妇这一特殊群体的紧急需求,深圳市卫健委没有机械执行规定,而是灵活处置,在防疫要求与特殊情况间找到平衡点,既严守防疫底线,又彰显人性温度,避免“一刀切”的懒政思维,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四、提升政府公信力与社会凝聚力
此类事件的妥善处理,能让民众更深刻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作为,增强对政府的信任与认同,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同时,也向社会传递出温暖信号,激发民众共渡难关的信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城市更具人文温度。
总之,“电话发我”不仅是一句简洁有力的回应,更是政府服务理念、效率与智慧的集中展现,为各地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兼顾规则与人性、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良好范例,也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7

主题

332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8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0 | 只看该作者
4综合分析题
考生请听题:
新疆“网红局长”贺娇龙:因策马雪原走红,直播带货破亿元。近两年,像贺娇龙一样,很多“网红村长”“网红局长”走入直播间帮老百姓带货。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考生回答:
网红局长”“网红村长走进直播间帮老百姓带货,如新疆贺娇龙因策马雪原走红后直播带货破亿元,带动就业与增收,这种现象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
一、助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直播带货,将地方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推向更广阔市场,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如贺娇龙团队助农直播销售额达1.4亿元,直接带动2000多人就业,万余名百姓增收,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打破传统工作模式。官员变身带货主播,展现出灵活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三、拉近干群距离,提升政府公信力
公职人员走出办公室,在直播间与民众互动,展现亲民形象,让群众看到干部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利的行动。如贺娇龙用真实质朴的语言介绍家乡,将直播礼物收入用于公益,切实帮扶贫困儿童和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四、回应质疑,展现责任担当
面对作秀等质疑,官员们以实际成效回应。如贺娇龙坚持直播助农,带动就业与增收,证明公职人员涉足直播是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而非博名利,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与坚守初心的信念。
五、树立互联网思维,引领时代潮流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官员主动学网、懂网、用网,借助网络流量为地方发展赋能,既满足了时代对政务工作的新要求,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引领了利用互联网推动地方发展的潮流。
总之,网红局长”“网红村长直播带货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民服务的创新实践,只要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这种模式就能持续释放活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让互联网+政务更好地惠及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7

主题

332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083
5#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1 | 只看该作者
5生态环保类
考生请听题: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辽宁、吉林、广东等省相继发布了有关限电或有序用电的通知。对此,你怎么看?
考生回答:
辽宁、吉林、广东等省份发布限电或有序用电通知,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和系统性考量。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能源结构转型的紧迫性,也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需从多维视角客观分析: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逻辑
1. 能耗双控与碳达峰的衔接
限电政策的直接动因是能耗双控考核压力。根据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广东等省份曾因能耗强度和总量双超标被亮“红灯”。通过限电限制高耗能行业用电,可快速降低短期碳排放,为完成阶段性目标争取时间。同时,这一政策与碳达峰目标形成衔接,倒逼企业加速绿色转型。
2. 能源供需矛盾的现实压力
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叠加极端天气、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部分省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例如,广东2021年因高温天气导致用电负荷激增,工业企业被迫“开三停四”。2025年,随着经济复苏和新能源装机尚未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电力供需矛盾可能再次凸显,有序用电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的必要手段。
3. 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
辽宁、吉林等东北省份作为传统工业基地,高耗能产业占比仍较高;广东虽以制造业为主,但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仍依赖高碳生产模式。限电政策通过限制低效产能,推动企业淘汰落后设备、采用节能技术,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例如,吉林省2025年优化分时电价政策,通过峰谷价差引导企业错峰用电,鼓励配置储能和综合能源系统。
二、积极意义与成效
1. 短期减排与长期转型的平衡
限电政策短期内可显著降低碳排放。例如,2021年多地限电后,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1%。长期来看,这一政策促使企业加大低碳技术投入。广东通过碳标签制度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如海天味业通过光伏发电、余热回收等措施,2021-2023年减碳量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2. 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的协同
各省在限电中注重“市场+行政”双轨制。例如,广东建立负荷管理平台,对100kVA及以上用户实施精准管控,并优先启动需求响应,仅在市场机制失灵时启动行政限电。吉林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将高峰时段电价上浮55%,低谷时段下浮55%,引导用户削峰填谷。这种“价格信号+强制限电”的组合,既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确保政策刚性。
3. 区域协同与国际规则的对接
广东推动碳标签粤港互认,首批产品通过一次核查即可获得两地认证,助力企业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绿色贸易壁垒。这种区域合作模式为全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国际碳市场规则衔接奠定基础。
三、挑战与优化方向
1. 经济民生影响的精细化管控
限电可能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冲击。例如,2021年东北部分地区因限电导致居民停电,引发社会关注。优化方向包括:
◦ 精准施策:建立企业分类评价体系,优先保障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企业用电,限制“两高”行业。
◦ 民生兜底:通过分时电价优惠(如吉林对居民电采暖用户提供低谷时段0.325/千瓦时的电价)和应急机动负荷配置,确保民生用电不受影响。
2. 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
限电政策需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协同。吉林省推动“全域地热三峡”项目,利用中深层地热供暖替代燃煤,2023年已实现15万平方米清洁取暖;广东通过绿证核发细则,鼓励分布式光伏、风光制氢等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提升。未来需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政策工具的创新与完善
◦ 碳市场机制:全国碳市场运行三年来,累计促进减排约9亿吨二氧化碳,碳价从48/吨升至百元左右。需加快钢铁、水泥等行业纳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 价格联动机制:参考吉林分时电价政策,建立发用两侧峰谷联动机制,通过电价信号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
◦ 国际经验借鉴:欧盟CBAM2025年正式实施,广东等出口大省需加强企业碳足迹管理,通过碳标签等工具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未来展望
限电政策是我国碳达峰进程中的阶段性手段,其最终目标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随着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深入实施(如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目标达11亿吨标煤),以及碳市场、绿证等机制的完善,限电的行政色彩将逐步弱化,市场化手段将成为主导。各省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 技术创新:支持绿氢、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
• 区域协作:加强跨省电力互济,优化“西电东送”等跨区域输电通道。
• 公众参与:通过节能宣传和价格激励,引导居民和企业形成绿色用电习惯。
总之,限电政策既是应对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倒逼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市场化改革和技术创新,我国有望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同时,构建更加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5-5-17 13:06 , Processed in 0.0537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