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长志气,关键在于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回望历史,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长征途中红军将领年龄不足25岁,他们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在风雨如晦的年代毅然踏上革命征程。再看今朝,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这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将青春与热血融入祖国的航天、科技事业,以蓬勃的志气展现出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坚定志气,于学思践悟里筑牢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青年人勇立潮头、争做先锋,生动诠释了中国人的骨气。这种骨气,是“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红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展现出的拼搏奉献;也是“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在边境线上守护国土时的英勇无畏。硬骨气,要求我们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涵养“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秉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气节,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始终保持不屈的精神品格。 自信源于底气,勇气来自努力。如今的中国,早已彻底告别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份底气,扎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自信;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是无数先辈拼搏奋斗铸就的坚实基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强国盛世,肩负着奋斗的重任。蓄底气,意味着要自信地面向未来,善于担当作为,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我们要深刻理解并把握时代潮流与国家需要,以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姿态,用实干成就一番事业,让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 志气、骨气、底气,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只有不断长志气,才能明确前行的方向;不断硬骨气,才能在挫折中勇毅前行;不断蓄底气,才能拥有开拓未来的自信与力量。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姿态,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