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镣铐之上,双翼向阳(王雨杭)

[复制链接]

3442

主题

374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4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来不是为了戴着镣铐,而是为了展开双翼。”诚如雨果的喟叹,当“敬自己”的声浪漫过时代潮头,人们致敬独特的自我时,实则是在践行一种精神内核:于生活的镣铐中站定,舒展属于自己的羽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循“敬己”之风,接纳缺憾,向阳奋飞。
“敬自己”,敬的从不是完美的标签,而是带着缺憾生长的韧劲。身高仅1.6米的保罗闯入职业篮坛,迎面撞上的是对手的强势与外界的身高偏见,但他以“敬己”为锚——接纳先天的局限,却不困于局限,在训练馆的汗水里打磨技术,终以黄蜂队核心的身份改写“矮个球员难立足”的认知。同是携缺憾前行,庞众望于贫寒家境中锚定“敬己”的方向,将生活的磋磨熔铸成向上的阶梯,以高分叩开大学之门,活成寒门里的“逆行者”。若他们沉溺于缺憾的泥沼,以“自我否定”替代“自我致敬”,又何来冲破桎梏、舒展双翼的人生?
“敬自己”从不是精致利己的托辞,而是以自我之敬,锚定社会与时代的坐标。敬己者,必敬其肩上的价值,敬其脚下的土地。抗战烽火里,赵一曼以“敬己”明志:宁以热血沃中华,不向敌寇折傲骨——她对自我气节的敬畏,终成民族精神的灯塔;当下的科技浪潮中,孟晚舟于软禁之境坚守“敬己”的底色:以对事业与国家的赤诚,冲破技术封锁的罗网,为中国科创注入底气。他们的“敬己”,是将自我的重量锚定在时代的船帆上,以个体的坚守,回应时代的召唤。是以,敬己者,方能得人敬、得世重,如孟晚舟终以风骨换得归航,以敬己之姿,写就时代的注脚。
而在当下的青年群像里,亦有鲜活的“敬己”注脚。00后非遗传承人朱玺,自幼因手部发育缺陷被断言“握不稳刻刀”,却以“敬己”为刃:接纳肢体的局限,每日泡在工作室里反复练习,将苏绣与刻纸技艺融合创新,让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中重焕生机,既守住了非遗的根,也活成了自己的光。这份“敬己”,不是对缺憾的逃避,而是在接纳不完美后,以热爱与坚持为翼,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向阳起飞。
可当我们回望当下,“敬己”的内核却在部分青年的认知里褪色:有人将短视频的15秒狂欢当作“敬己”的消遣,让深度思考沦为稀缺品;有人把网文创作的流量变现等同于“敬己”的成功,甘为算法的奴隶……当“敬己”被曲解为对现实的妥协、对平庸的“认命”,人之为人的价值便成了模糊的影子——连缺憾都不敢接纳,连自我都不愿坚守,又谈何向阳奋飞?
真正的“敬己”,是戴着镣铐仍能歌唱的通透,是锚定自我不惧跌撞的坦荡,更是以个体微光点亮时代星河的担当。
“世界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我们敬自己,从不是向洪流妥协,而是在镣铐之上,确认自我的坐标:我是带着缺憾却奋力生长的我,是锚定价值敢闯敢拼的我,是生而有缚却双翼向阳的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5-11-23 11:28 , Processed in 0.0827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